返回列表 發帖

人數少而教不得法 並非真正小班教學

【明報專訊】本學年起,全港升中生銳減,殺校和超額教師問題備受教育界關注,據知,教育局準備推出一些措施,減低對學校和教師的衝擊,教育界也尋思解救之道。關於此事的處理,必須以有效使用資源為大前提,教育局不承諾「零殺校」,是恰當而負責任的做法;而教育界爭取小班教學以避免殺校,基於可能出現有名無實的所謂「小班」教學,學生是否得益成疑,當局不應輕率接納。

升中生減少問題

須全體學校分擔解決

隨著出生率下降,數年前小學面對的學生不足情况,開始在中學浮現。據教育局的數字,本學年升中生人數減少約6300人,到2016年只有4.2萬升中生,減少多達2.1萬人。若當局不採取措施應對,全港約400間中學,部分因為無法取錄61名升中生、滿足3班「開班線」的要求,將要停辦,預計未來數年約有60多間中學捲入殺校漩渦,涉及數萬名學生的利益和幾千名教師的飯碗,教育局不敢掉以輕心,醞釀推出多項措施減輕事態的衝擊。

要紓緩升中生不足的影響,需要400間中學通力合作,但是今年3月,教育局在中學推行「自願優化班級結構」計劃,只要全港官津中學自願減少1班中一,只開4班,配合每班人數由36人減至34人,基本上可以解決問題,但是大多數學校各有懷抱。那些不愁收生的名校,不要說開5班,若政策和資源許可,多開幾班,收生也沒有問題,一些學校為免縮班影響校譽,也不加入計劃,因此,當局雖然容許參與學校保留兩名教師名額,每年又可獲25萬元資助推行新高中課程,回應仍然冷淡,最後只有23間學校自願縮班。

據知,教育局最新應對之法是強制縮班,要求課室不足30個、仍然開足5班的120間中學,一律縮減1班,這樣可以釋出約4000名升中生,分流到其他中學。以61人「開班線」計算,這個安排可以使65間學校免遭殺校;另外還有3項措施,即是合併學校(把兩間收生不足3班61人的學校合併)、發展網絡學校(同區兩間僅能開2班42人的中學,可聯校開辦新高中課程)、特色學校(中學可發展具特色的課程,例如足球、創意、支援南亞學童等,獲批准學校可豁免殺校),四管齊下,應該可以解決問題。

教育界人士認為,整體學生下跌,應由全體學校分擔,不應全部由下游中學承受,第一、第二及第三組別應以相若比例減少學額,而非停辦所有第三組別中學,否則會引起不同組別學生在同一中學上課等學習差異問題;另外,擠迫戶學校縮減1班之後,騰出課室可配合新高中課程教學,證諸自願縮班的中學,有更多空間給學生提供更佳學習環境課室,這是強制縮班好處之一。當然,一些家長心儀的學校在一刀切縮班之下,要減收學生,對於一些學生無疑是損失,不過,在全體學校分擔原則下,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無奈,也只能接受,否則問題不能解決。

學生人數「小班」

不等於真正小班教學

當局將推出的方案,雖云已在持份者利益之間,尋找了相對合理的平衡點,但是教學界中人仍然企圖爭取更多利益。例如中學校長會今開會,普遍支持擠迫校縮班,並將提倡把每班34人標準,進一步降至30人,估計可額外為學校增加300班。另外,教協「不殺校、小班教學」的訴求,與教育局周旋。中學校長會的建議,會使一些受歡迎學校的窄門更形狹窄,家長對此會有反彈。至於教協的小班教學,則是耗費更多公帑,而且效率成疑。

現在一間中學,只要收取61名學生的「開班線」,就可以開3班,若平均分配,即2班20人、1班21人,這個人數,其實就是「小班」,若一間學校連「小班」的人數,在教育局多項措施協助下仍然無法收足,則這樣的學校最終被殺,也與人無尤。其次,還有一點很重要的,就是縱使「小班」上課,也不一定就是小班教學。以現在國際學校或是IB課程而言,他們的小班教學,除了教師受過必要訓練,還有其他許多配套設施,若教師和設施都不符合要求的所謂「小班」教學,是有名無實的小班教學,只是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,實質上浪費教育資源。

在教育事務中,學校和教師都有組織,其中教協更是全港最具實力的獨立工會,然而,有些時候他們爭取的利益,不一定與家長和學生的利益完全一致,「為學生而謀」可能會成為學校和教師的借口。關於中學縮班、殺校的處理,當局的方案符合學生利益,也毋須多耗用資源,所以,我們認為教育局不應屈從學校和工會的壓力,應該擇善固執,以強制縮班為主軸,爭取平和合理地解決問題。

返回列表